星星博客's Archiver

daweiwei 发表于 2005-10-26 13:25

免费了还不行吗【E书你来评】一个描述大学生活经典小说《草样年华》

[这个贴子最后由daweiwei在 2005/10/31 00:13pm 第 1 次编辑]

这是一部能勾起人们对大学生活的美好回忆的一部小说
介绍网评:



------------------------------------------------------------------------------------
青春状态的三把金钥匙

近几年来,图书市场上,一批"青春状态小说"尤其令人关注,这些青春小说动辄就卖到十几万甚至上百万册。如韩寒和郭敬明早已成为出版社的摇钱树,新近传来消息,《北京娃娃》的作者春树更是登上了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2004年,一本名叫《草样年华》的青春状态小说又开始了新的崛起之路,而该书作者孙睿也正在成为青春读者的新偶像。奇迹一个接一个的产生,不禁令传统作家们连称自愧不如,但这些奇迹里到底包含着怎样的必然因素呢?笔者试以眼下炙手可热的《草样年华》为例子,看看这样的小说到底用怎样神奇的钥匙开启了市场之门。
第一把钥匙:校园生活引发同感
这几年,被称为"青春文学"的小说不在少数,但真正贴近读者的还是那些描写校园生活的小说,2003年在网络上走红的《此间的少年》、《毕业那天我们一起分手》、《理工大风流往事》、《青春泪流满面》等都属于这一类。《草样年华》的短期迅速走红,也与其对大学的生活描写有很大关系。在新浪网的讨论区里,网友说得最多的就是:"孙睿写的简直就是我自己的大学生活,我们的大学生活就是这样的。"
一位即将大学毕业的网友说,"最大的感受就是很真实!完全是对大学生生存状态的写实描述,想起自己的大学生活,真的似乎只是一瞬的事,初进大学的失落,寝室的关系,哥们儿,女朋友,美女,自习,考试,理想,前途……一切的一切,都将离我们渐渐远去了。姑且就用《草样年华》缅怀我即将逝去的大学生活,缅怀那些曾令我们张狂、冲动、欢笑、失落的日日夜夜"。这位网友的评论很充分地说明了青春校园文学受宠的原因,对于每一个即将或者已经踏入社会的年轻人来说,大学四年都是刻骨铭心的,尤其是从校园到社会的强烈反差和迷茫的心绪,更使他们分外留恋大学单纯、冲动的生活。每一个人都有一种为青春作传的冲动,《草样年华》就是这样一本青春的传记,从大一一直写到毕业,每一个生活细节都如电影镜头般重现在眼前,这时,孙睿所做的已经不仅仅是为他个人的青春作传,更是为他们这一代人的青春作传。
每一个读者都试图在书中寻找自己的影子。而书中关于逃避考试等情节的描写和渲染,更是为青春的叛逆找到了一个宣泄的出口,主人公邱飞与周舟略带伤感的爱情为本书添加了一份青春的痛感。原汁原味的校园生活,叛逆愤怒的青春冲动,忧伤的爱情,面对社会的迷茫---这一切,构成了作者和同龄人们的《草样年华》,也正是本书得以走红的第一把钥匙。
第二把钥匙:京味语言再领风骚
为青春作传,写校园生活的小说有很多,但为何《草样年华》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脱颖而出,成为同类题材中最受关注的焦点呢?这就不得不归功于作者孙睿杰出的语言才能了。孙睿对语言运用的熟练自如,对情节处理的驾轻就熟已经完全是一个专业作家的水准。远方出版社副社长陈莎莎说,以孙睿的文字功力和对小说情节的把握能力,即使他不写校园题材,也能成为一名出色的专业小说家。图书策划人沈浩波也认为,《草样年华》与其他同类作品相比,最精彩的就是孙睿的语言,这种精彩纷呈,幽默诙谐的京味语言,自王朔和石康之后,已经很少有人运用得这么自如了。作为一个北京土生土长的年轻作家,孙睿在这方面的先天才能令人吃惊。读《草样年华》时,常常能让人在捧腹大笑之余又让人备感青春的忧伤与怅惘。
沈浩波说:"《草样年华》完全可以跟鼎盛期的石康相比,我认为孙睿的崛起,是京味小说重新占领文学市场的一个标志,孙睿的语言状态比石康更好,我期望他能在石康颓靡后成为新的京味文学标志,我很看好他。"
可见,京味语言得天独厚的幽默感,是《草样年华》迅速赢得读者认可的另一把钥匙。
第三把钥匙:审视大学教育制度
京味语言在幽默之外,还具有很强的讽刺功能。当年王朔辛辣的讽刺艺术堪称一绝。如今,这一传统被《草样年华》很好地继承了下来。而孙睿讽刺和批判的对象却是当代大学死板枯燥的教育制度。对于课程设置、上课时间、补考制度等,孙睿都有非常辛辣的讽刺。
比如对学校的补考制度,孙睿是这么描述的,"如果一个人脑子没有致命问题的话,他应该在参加过补课班的三天学习后,轻而易举地
通过补考,当然,这种便宜事不会无缘无故发生,老师更不会出于为学生着想而放弃在家休息,提前好几天来学校上课,这一切都发生在我们交了80元报名费的基础上,用80元钱可以买到一个及格,可以让乖戾的老师柔情似水。所以,每次期末考试阅卷的时候,老师都不会表现出宽宏大量、高抬贵手,而是扼杀掉一些同学有及格可能的希望,无情将他们拒之于及格的门外,只有这样,才会有更多的学生掏出80元钱参加补课班。"
虽然《草样年华》只是一部小说,很多情节可能都是虚构的,但其批判的姿态却显得十分诚实。不仅仅是《草样年华》,几乎所有描写大学校园的作品都对大学的教育制度有着或多或少的不满。这恐怕也是当代大学生们较为普遍的心理。而孙睿在京味语言下的调侃和讥讽,正与他们的这一心态相符。这可以说是《草样年华》走俏的第三把钥匙。
从对《草样年华》走红的三大原因的分析中,我们不难看出当下"青春状态"类小说的基本特点。这些书基本上针对的都是25岁以下的读者市场,与作家们过于脱离实际生活的小说相比,这批读者显然更欣赏同龄人对青春的描述。对于那些自以为功成名就的作家来说,他们失去的恐怕不仅仅是一个青春读者群体。


下载地址:[url]http://bbs3.cnxp.com/viewFile.asp?Boardid=160&ID=160264[/url]

页: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7.0.0  © 2001-2009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