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UID
- 2035446
- 威望
- 5 点
- 金钱
- -666 金币
- 点卡
- 0 点
|
3#
发表于 2003-1-15 11:47
| 只看该作者
十大古典交响乐
柴可夫斯基:第六交响乐“悲怆”
第六交响乐“悲怆”,B小调,OP.74,作于1893年。这部作品题献给弗拉基米尔.达维多夫,它的标题是《悲怆》,悲怆的标题是柴可夫斯基弟弟的建议。
柴可夫斯基曾说明:“这部交响曲的构图归根结底是‘生活’。第一部分是激情冲动、自信、渴望行动,必须简短(末乐章是‘死亡’--崩溃的结果)。第二部分是'爱情',第三部分是‘失望’。第四乐章结束时逐渐消失(也要简短)。”
这部作品的四个乐章是:1.柔板,不太快的快板。缓慢的引子中,独奏大管阴沉地吹出来后成为第一乐章主题的音型,在乐队深处翻腾。速度加快时,这一主题被肢解,并从一种乐器转到另一种乐器,越来越焦躁不安。激动渐渐消退后,第二主题进入。这一旋律象是痛苦时的甜蜜回忆。展开部曲折复杂,而有些神经质。最后升至一个强有力的高潮,乐章的结束在庄严肃穆的终止式上。2.优美的快板。这部作品没有传统的慢乐章,这是一首神秘又典雅的圆舞曲乐章。3.极活泼的快板。这个乐章开头似乎是一堆印象。远远有进行曲的暗示。它越走越近,越来越响,冷对一切。在它的力量背后潜伏着恐惧。狂怒的高潮不是胜利,而是轰然坍圮。4.悲怆的柔板,行板。悲哀的这个末乐章几乎是安魂曲,其中看不到永恒的安息,除了坟墓,什么也没有。弦乐的开始象是悲怆地哀叹结局的黑暗、空洞。其中美妙的第二主题似是含情脉脉的告别。最后的高潮,似是品味深深的失望。高潮消退时响起丧锣。最后以极暗的音色告终。
|
[color=#FF00FF]『有一种天空,喜欢接近阴霾 有一种生活,不知是否存在』 『有一种希望,注定走向毁灭 有一种死亡,渐渐被人期待』 『有一种心境,分辨不清好坏 有一种爱情,不再渴望表白』 『有一种眼泪,只能流向心底 有一种悲伤,从不表现出来』 |
|